美國監控歐洲盟國政要及民�通訊,自存倉這一風波令總統奧巴馬內外交困。除了導致外交關係緊張外,還引起情報官員與政府官員之間的“內鬥”。奧巴馬聲稱對監控盟國領導人一事並不知情,但遭到情報官員反駁。此外,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局長基思·亞歷山大29日聲稱,媒體關於NSA搜集數以百萬計歐洲公民情報的報道“錯誤”,這些情報由歐洲情報機構搜集,秘密提供給美方。另據德國媒體報道,美國在北京、上海等中國設有特殊情報搜集部。美在京滬等設有監聽站在美國竊聽其歐洲盟友的丑聞鬧得沸沸揚揚之際,媒體對美設在各國的監聽設備進行曝光。據德國《明鏡》周刊引述NSA文件報道,美在全球約80個地點設有特殊情報搜集部,該刊網站發佈的短片顯示,北京、上海、成都、香港、台北等中國城市榜上有名,美在東亞兩個盟友韓國、日本則不在名單上。根據此前報道,情報搜集部專門監控所在地區政府部門的通訊。另外,美情報部門在美國駐柏林使館房頂也設置了監聽站。該監聽站可截收微波、毫米波、移動和無線網絡信號,可能在竊聽默克爾手機上發揮重要作用。據悉,對使館的熱成像掃描也證實了這一點,屋頂溫度明顯高于建築物其他區域。美駐華沙使館竊聽設備曝光在美竊聽其歐洲盟友的丑聞鬧得沸沸揚揚之際,波蘭媒體日前也對美設在波蘭首都華沙的監聽設備進行曝光。波蘭發行量最大的報紙《選舉報》28日在其網站上發佈美駐華沙大使館的外觀照片,對安裝在使館頂部的竊聽裝置進行曝光。另據一家名為“信任第三方”的波蘭網站介紹,這種竊聽設備的外觀呈長方形,通過其外部面板很容易辨認。這些面板事實上就是天線,它們大多數用特殊塑料制成,既可收集無線電波,又可防止無線信號衰減。這家網站說,毫無疑問,這些竊聽設備最容易竊聽的是距其不足400米處的波蘭議會大廈,而波蘭總理府與美大使館間的距離也只有約2公里。內鬥:奧巴馬撇清關係激怒情報人員美監聽歐洲盟國的丑聞,令奧巴馬內外交困,除了導致外交關係緊張外,亦演變成白宮與NSA等情報部門之間的內鬥。多名美情報官員反駁奧巴馬及其幕僚對NSA 監控盟國政要不知情的說法,稱監控獲白宮及國務院授權,聲言對奧巴馬試圖撇清責任感到憤怒。奧巴馬一直堅稱對NSA監控盟國政要毫不知情。據美媒報道,此舉惹來NSA等情報部門不滿,質疑白宮、國務院試圖與情報機構劃清界限。多名高級情報官員指出,美監控關鍵外國政要對白宮而言絕非新聞,事前必須獲得白宮及國務院首肯,並由國務院評估政治風險。美大使及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官員都會獲定期匯報,任何有用情報均會轉交總統反恐顧問與其他白宮官員。在此情況下,即使奧巴馬沒有獲特別通知NSA正監聽外國政要的電郵或電話,但白宮及情報界的高層人士一定對行動瞭如指掌,“不知情的說法實屬荒謬”。有現任高級情報官員直言,情報部門聽從白宮指示,並獲法律授權進行監控,如今反被白宮指摘,令情報界人員深感憤怒。29日,美國會議員就監聽外國領導人電話的傳言,質詢NSA局長亞歷山大和美國家情報總監克拉珀。議員希夫詢問,美間諜監聽外國領導人通話,為何不告知國會。克拉珀回答,情報機構不會向國會事無巨細地告知每一個被監聽的電話號碼。希夫說,並非所有電話號碼的分量都一樣,尤其當監聽對象是“盟國總理”時,意指德國總理默克爾。克拉珀說,情報機構遵從總統和關鍵部門佈置的優先任務,但不必向最高層詳細匯迷你倉每項要求的具體進展。不過,他說,白宮確實可看到最終成果。克拉珀說,向決策者匯報外國領導人的“計劃和意圖”是對NSA等情報機構的標準要求。外爭:美稱情報由歐洲“隊友”提供另外,亞歷山大29日在美國會聽證會上說,監控情報並非由美方單獨搜集,而是來自美與其北約盟友為保障安全而共同實施的情報項目,由NSA的外國合作伙伴提供。根據長期情報協議,這些信息由歐洲提供給美方。亞歷山大說,斯諾登披露的特殊文件中提及的數據既非由NSA搜集,也非由美其他情報機構搜集。亞歷山大說,外國情報機構在戰區和境外其他地區搜集電話記 錄,然後提供給NSA,而這種做法被法國和西班牙媒體誤解,以為NSA在他們的國家從事監聽活動。他說,得出美搜集這些情報的“結論錯誤。這些情報針對歐洲公民而搜集也錯誤。兩者都不是”。法國官員拒絕回應亞歷山大的說法。西班牙首相拉霍伊則稱,西班牙國家情報中心負責人羅爾丹將軍將向議會披露相關情況。而德國對外情報部門聯邦情報局局長申德勒30日說,德方從未借助駐美國華盛頓的大使館從事對美監聽活動。同一天,一個德國政府代表團在華盛頓與美會面,就美竊聽默克爾手機通話尋求解釋。德外交部長韋斯特韋勒說,他希望國際社會能就保護隱私形成一個廣泛的聯盟。俄羅斯否認竊聽G 2 0 峰會意大利媒體29日報道,俄羅斯可能借助在聖彼得堡G20峰會期間贈送的禮物對代表團成員進行竊聽。對此,俄堅決否認。據意大利《晚郵報》報道,歐洲理事會主席範龍佩峰會期間收到禮物後十分擔心,他從G20峰會返回布魯塞爾後要求安全部門工作人員檢查新技術設備。德國偵查部門檢查後“得出肯定的結論”,認為USB閃存和電源線適合于從電腦和手機非法收集數據。不過該報沒有排除整個情況可能是人為製造的“陷阱,用來讓俄羅斯難堪”。對此,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說:“我們不知道,談到的是哪些消息來源,但很明顯,這是試圖把注意力從歐洲國家與華盛頓之間現存主要問題(監聽丑聞)轉移到那些不存在不現實的問題上。”厄瓜多爾欲向斯諾登提供避難正在俄羅斯訪問的厄瓜多爾總統科雷亞29日表示,如果斯諾登向厄瓜多爾提出政治避難申請,厄政府將予以考慮。科雷亞說,如果斯諾登進入厄瓜多爾外交代表機構,並提出政治避難申請,厄方將予以受理,在充分研究所有因素後作出決定。科雷亞表示,厄瓜多爾將依據原則行事,不會出賣人權:“聯合國保證任何人申請政治避難的權利,國際法和厄瓜多爾憲法賦予厄政府向需要者提供政治避難的權利。”科雷亞當日早些時候在莫斯科與俄總統普京會面。美國“棱鏡門”事件揭秘者斯諾登今年6月23日由中國香港抵達莫斯科,此後滯留莫斯科謝列梅捷沃機場中轉區,8月1日,俄向斯諾登提供為期一年的臨時避難許可。辛格不用手機免受美國監聽美國安局廣泛監聽盟友的報道令一些自認為與美關係牢固的國家領導人感到不安。不過,至少有一位國際政治家對此漠不關心,他就是年過八旬的印度總理辛格。據英國媒體30日報道,辛格多年來一直避免使用私人手機。正是這種個人風格讓他免受這場竊聽風暴的影響。辛格沒有手機。他更青睞老式的通話方式:固定電話。他也不用電子郵件。“他有高科技可用,但他不用。他沒有私人手機,也沒有私人電郵。他只使用固定電話。那比較安全。”辛格辦公室發言人說。印度政府尚未就美國安局涉嫌監聽多國公民通訊一事公開置評。相關mini storage
- Oct 31 Thu 2013 12:53
德媒:美國監控中國多個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成都香港台北監控丑聞引發美情報政府官員內鬥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