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為打造「台版星展銀行」,迷你倉再次拋出「公公併」風向球,期望由兆豐金打頭陣推動,提升台灣銀行業的國際競爭力,目前的組合名單,第一選項是兆豐金併台企銀,第二選項是兆豐金併彰銀。「公公併」議題一拋出,8大公股銀行工會立即表態反對。兆豐銀工會強調,兆豐金對內併購同質性高的公股銀行,是為合併而合併,沒有考慮業務互補性,綜效無法發揮,勢必引起員工離職潮,衝擊就業市場,不利經濟景氣。工會反對再次讓「公公併」這個老問題遇到第一個難關。台灣銀行家數太多、同質性太高,大家雖然都活得下去,不過發展也有限。尤其公股銀行根本不需要這麼多家,財政部身為公股銀行最大股東,推動合併理應阻力最小,但事實是,歷任財長都想推動「公公併」,卻沒有一任成功,最後不了了之,等到財長換人做做看,沒新聞炒時,「公公併」又會再次出來搏版面。沒有人會否認,台灣銀行業的合併,應先「公公併」再「公民併」,諸多銀行業大老,包括永豐銀董事長邱正雄都樂觀看待,認為現在大環境比十幾年前更適合推動「公公併」,專家也都呼籲政府應積極推動「自存倉公併」。但十幾年過去了,每次政府都表態力挺,不過口水多過行動力,看不到真正的決心,再多喊幾次,恐怕股市也會麻痺,金融股對此議題無感,股價無力反映,反成為出貨反指標。金融政策敏感性極高,無奈相關部會幾十年來改不了先放風向球的老毛病,外界只要出現任何不同意見,官方答案肯定是「尚未確定,還在研擬中」。政策的完整性不夠,規畫不周詳,台灣的銀行業競爭力就會永遠原地踏步,「台版星展銀行」淪為嘴炮式空話,不但毫無意義,更是對公信力的一大損傷。台新金與彰銀這場爛仗至今無解,看不到政府想解決問題的絲毫企圖心,現在還來火上加油,再來個兆豐金併彰銀,讓兆豐金無端被扯進台新金與彰銀的恩怨,實在看不出兆豐金併彰銀是認真來的,直覺是來亂的。細數現任財政部長張盛和上任至今的「政績」,證所稅已重傷台股,即使金管會推出「銘宗三箭」,但成交量還是復原緩慢;奢侈稅未達到預期效果,房價照漲不誤,稅收短收無誤,堅持只修不廢,但又以經濟景氣不佳為由,修法幅度雷聲大雨點小;現在再次拋出銀行「公公併」議題,張部長,加油哦。迷你倉
- Nov 25 Mon 2013 11:30
《我見我思》銀行公公併 請加油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