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瑩瑩中國社科院金融所副所長殷劍峰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儲存未來中國轉變為資本輸出大國為大勢所趨,但應注意的是,中國的資本輸出重點應該以能源、先進科技等領域為主,並避免過度投資房地產領域。他認為,相關部門應儘快完善機制,打破目前以央企、國企對外投資和資本輸出為主的結構,鼓勵民間資本和民營企業“走出去”,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和產業升級換代。資本輸出助力產業升級中國證券報:目前有觀點指出,中國正由商品輸出國變為資本輸出國,未來3-5年是中國加快資本輸出的最佳時機,您對此怎麼看?殷劍峰:近幾年我國一直努力加大資本輸出力度,中國企業在海外收購企業、資源和礦產等,也取得一定成績。從長期看,中國加快資本輸出應是大勢所趨。首先,鑒於目前全球經濟環境和我國巨量外匯儲備,我們不得不加快對外資本輸出。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外匯儲備達3.7萬億美元,其中絕大多數是其他國家國債,尤其是美國國債。近年來,美國一直在通過QE政策放水、導致美元貶值,貨幣價值取決于一國負債水平,美國目前還在不斷擴大負債。因此,我們必須改變外匯儲備結構,從購買不斷貶值的貨幣型資產轉變為對境外直接投資。根據國際經驗,所有大國在經濟起飛時,都會出現儲蓄大於投資的情況,並且會伴隨出現經常項目盈餘、資本項目盈餘的情況,我們必須將對外盈餘轉變為境外技術、資源、能源等領域的投資。其次,加大資本輸出力度也有助于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和產業升級換代,資本輸出過程本身就是我們的產業升級換代過程。目前我國的資本輸出主要是兩類:資源和先進技術。比如,我們的企業通過對外投資獲得國外先進技術,可以明顯提高國內的產業水平。低端產業鏈也通過資本輸出向外轉移,包括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等。再次,資本輸出是人民幣成為關鍵國際儲備貨幣的基礎和前提,從全球各國經驗來看,這都是一個客觀規律。因為在對外投資迷你倉程中,會逐步建立“以我為主”的全球產業鏈,在這個過程中使用本國貨幣是必需的。必須注意的是,在資本輸出過程中,我們要儘量避免過度投資房地產類領域,因為資本輸出的根本目的應該是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轉型,而投資房地產其實與這個目的相違背。我們再看當年的日本,在資本輸出過程中,它的重點就是金融投資,投美國的債券,而在直接投資裡面主要投的是房地產,很顯然這是一種比較短視的行為。鼓勵民營資本海外投資中國證券報:中國在加大對外資本輸出過程中,應該避免哪些風險、克服哪些問題?殷劍峰:近幾年來我國一直在努力加大資本輸出力度,但主要是通過一些大型銀行、央企等在做,包括國家開發銀行等參與較多。最具有活力的民間資本和民營企業參與很少,當然這其中有民營企業自身實力不夠等因素,但根源還是體制問題,比如對於民營企業支持力度不夠、商業銀行貸款差別對待等。監管部門在審批的時候,對於央企、國企、民企等,也有一定差別。實際上,資本輸出以國企、央企為主是不夠合理的結構,也不是公平競爭的結果,會導致市場效率方面的損失。在很多時候,這種以央企、國企為主的投資結構會引起投資國的反感和抵觸情緒。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負面清單管理主要是針對國內投資的,我覺得這個思路也應該用在對外資本輸出和投資輸出方面,應該鼓勵民營企業加大海外投資力度。中國證券報:未來我們還應該出台哪些配套改革措施,促進中國轉變為資本輸出大國?殷劍峰:首先,與資本輸出、對外投資相關的部門,包括商務部、外管局等應該在行政審批方面轉變思路,鼓勵和支持民間資本、民營企業“走出去”。其次,要不斷創新模式和產品,加大對企業赴外投資的金融支持力度。再次,隨著資本輸出和對外投資的不斷增加,中國企業在投資國會遇到一些糾紛,實際上目前這些糾紛不斷增多。相關部門應該加大與投資國當地的溝通,同時給予我國企業足夠的法律和政策方面支持。儲存倉
- Dec 09 Mon 2013 10:23
殷劍峰:資本輸出 應以能源科技為重點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