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報港聞部報道】個人私隱專員公署去年視察學生資助辦事處用作處理學生申請資助的系統,認為保障私隱的措施大致令人滿意,但列出15項需要改善,涉及5個主要範疇,包括申請人及家庭成員的英文姓名、身份證號碼及出生日期等永久需要保留的資料,公署建議檢討,認為可將資料匿名化。學資處於2010至2013年,每學年平均接獲逾95.迷你倉6萬宗各項資助計劃的申請,而各項獎學金和助學金計劃的申請數目亦多逾8,000宗,上述視察報告顯示,對於自稱為申請人的電話查詢者,學資處職員只要求對方提供姓名及身份證號碼核實身份,便向對方提供申請的個人資料,公署認為應實施更嚴格的身份核實程序,又建議學資處在資料儲存前要加密,以及培訓職員的資訊科技文件倉保安知識。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張如萌昨日在記者會又指出,學資處會把所有資訊科技系統的資料備份磁帶,從一個辦事處送往另一個辦事處保存,不過,這些磁帶所記錄的資料並無加密處理,建議磁帶帶離大樓前先把資料加密。談及資料處理者的監管方面,報告認為該處於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兩次視察資料準備承辦商的處所,但視察過程並無資訊科技人員的支援;學資處並無記錄視察結果,亦沒有檢查資料準備承辦商完成抄錄過程後,是否徹底刪除電腦系統上的資料,建議技術人員應參予日後對資料準備承辦商操作的視察,以確保對方備有相關的資訊科技保安措施。此外,專員建議該處規定指定職位的職員,參予資訊科技保安意識的培訓工作(目前職員以自願方式參加)。存倉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