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虛擬貨幣交易非法商品 進入只需下載一個免費軟件羅斯·烏布利希和部分交易的違禁品。十年前,迷你倉美國政府打造了一個完全私密、匿名的網絡空間。如今,它成了毒品交易、兒童色情、偽造身份等非法活動的“罪惡天堂”。違禁物品交易樂園10月1日下午,一名瘦高個小伙離開位於舊金山15大街的家。他和另外兩人合租一套房子,月租金1000美元。室友只知道他叫喬希·特里,是一名性格內向的外匯交易員。其實,他真名叫羅斯·烏布利希,現年29歲。他走進格倫公園附近的公共圖書館,將筆記本電腦接入免費的無線網絡。就在這時,幾名身著便衣的聯邦調查局探員突然將他拿下,押送出大樓。聯邦調查局相信,烏布利希是“絲綢之路”網站的創立人和管理員,網名叫“恐怖海盜羅伯茨”。在這個網站上,人們可以自由交易各種非法商品:毒品、假身份證、煙花、盜版軟件等,卻不必擔心被追蹤,因為“絲綢之路”位於互聯網上一個鮮為人知的領域——“深網”。“深網”指穀歌等搜索引擎不去搜索或無法搜索的所有網站和數據庫,其信息量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同時,它還有一大特點——完全匿名,將你與現實世界里的身份徹底分離。而要想進入“深網”,只需花不到三分鐘下載並安裝一個免費軟件即可。“深網”本身並不違法,絕大多數使用者也非罪犯,但其匿名特質一旦被犯罪分子利用,尤其是與虛擬電子貨幣“比特幣”相結合後,極易成為“罪惡天堂”。“它為各類犯罪分子提供了一個公開交易場所,就像昔日的露天毒品市場或便於骯髒交易的深街小巷一樣,”負責對烏布利希提起訴訟的紐約南區公訴人普里特·巴拉拉說。長達39頁的聯邦起訴書說,過去兩年半里,“絲綢之路”扮演了類似票據結算所的角色,為全世界近一百萬客戶提供了價值12億美元的違禁品,“恐怖海盜羅伯茨”從中斂財約8000萬美元。一些檢察官和政府機構認為,“絲綢之路”只是冰山一角,“深網”是一個潛在的夢魘,是竊賊、兒童色情產品經銷商、人販子、假幣制造者、刺客、出賣國家情報者的樂園。六成資金來自政府聯邦調查局、國家安全局和毒品管制局等機構耗資數千萬美元打擊“深網”上的犯罪行為,但極具諷刺的是,“深網”的始作俑者恰恰是美國軍方。1996年5月,美國海軍研究實驗所的3名科學家提交了一篇論文,題目是《隱藏路徑信息》,提出打造一個系統,使用者在連接互聯網時不會向服務器泄露身份。他們稱之為“洋蔥路由”,因為保護數據的密碼像洋蔥一樣層層疊疊。2003年10月,這一想法開始正式實施。系統最初被命名為Tor,是“洋蔥路由”英文首字母縮寫,後被“深網”所取代。它設計高度精密,以至於設計者本人都無法摧毀它。從很多方面來看,Tor不過是“回到從前”。在互聯網早期,使用者可以利用假名在網絡上創造“另一個自己”,與生活中的真實身份毫無瓜葛。但隨著網絡的發展,尤其是“臉譜”網站的出現,網民的在線身份與真實身份日趨重合。如今,我們無論到哪裡,都在散播自己的信息:我文件倉的瀏覽痕跡、視頻喜好、社交圈,甚至具體在哪裡。但“深網”上不是。美國政府為何要建造這樣一個系統?原因很多。利用它,警方可以調查非法網站而不打草驚蛇;軍方和情報機構可以進行秘密聯絡;國務院可以培訓國外異見人士……Tor目前由一個非營利組織運作,得到穀歌、奈特基金會等贊助。但直到2011年,其60%資金仍來自美國政府。交易使用虛擬貨幣然而,“深網”建立不久就走向“墮落”。2006年初,一個名叫“農貿市場”的網站開始出售大麻和克他命。在2012年被毒品管制局端掉之前,它在34個國家和全美50個州建有客戶網絡。“深網”不僅是毒品的“窩點”,還是極端分子的聯絡站、垃圾郵件的生產基地、武器交易站、兒童色情網站……今年8月,聯邦調查局搗毀一家立足于“深網”的公司——“自由招待”。它自稱是“地球上最大的兒童色情機構”,所有者是28歲的埃里克·馬奎斯,眼下正面臨從愛爾蘭被引渡的命運。“絲綢之路”有自己的“原則”,明令禁止從事兒童色情活動、買賣贓物和偽造貨幣。它的另一大特點是:所有交易不使用美元,而是比特幣。比特幣最早出現于2009年,由一個代號“中本聰”的網民提出,此人的真實身份至今仍是個謎。比特幣既是一種支付體系,也是一種數字化的虛擬貨幣,價值完全由供需關係決定,僅在承認它的商家和個人間流通,相當于互聯網上的現金。因為它沒有實體形式,所以交易起來無跡可尋。Tor的匿名性加上比特幣的隱蔽性,讓烏布利希嗅到“商機”。他模仿亞馬遜和億貝模式,于2011年創建“絲綢之路”,既有買賣雙方互評,也有客戶論壇,還有紛爭解決機制。“絲綢之路”還試圖建設自己的“亞文化”。客戶論壇上曾有一個帖子,問大家來“絲綢之路”是“為毒品還是‘革命’”?很多回帖寫道:“為毒品而來,為革命而留。”在網站擁躉眼裡,“恐怖海盜羅伯茨”是一名反政府英雄。不過,網站建立沒多久,烏布利希便被聯邦調查局盯上了。經過近兩年的調查、設局、“釣魚”,這個“深網”中的風雲人物終於被抓獲歸案。魚和熊掌不能兼得烏布利希落網是一系列抓捕行動的序曲。10月8日,瑞典警方逮捕兩名男子,罪名是通過“絲綢之路”銷售大麻。同日,英國警方逮捕4名男子,罪名同樣是在“深網”上從事毒品交易。烏布利希的落網令“絲綢之路”遭遇重創,但眼下已有東山再起的苗頭。一名昔日用戶說:“塵埃已經落定,似乎人人都在想,‘哦,該訂購些毒品了。’”“在互聯網上匿名沒有任何不妥,像比特幣這樣的貨幣形式也沒有任何問題,”公訴人巴拉拉說,“但如果允許毒品交易、洗錢、僱兇謀殺,問題就來了。”有一點可以確定,Tor之類的系統不會消失,因為人們需要它。眼下,人們受困于兩種追求之間:一個是可以匿名的網絡空間,這是網絡的初始形態;一個是秩序井然的牢籠,這是網絡的發展趨勢。當這兩個世界走向極端,便出現最糟糕的結果:“深網”保護了太多隱私,而網絡其他部分遠遠不夠。唐昀(新華社供本報特稿)存倉
- Nov 23 Sat 2013 13:58
美打造深網 竟成犯罪天堂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